江苏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2021年,国管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公共机构充分利用适宜场地安装光伏。为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加快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带头践行双碳目标,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全面启动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建设探索与实践,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2023年,全省公共机构新增并网规模分别达到78.86兆瓦、120.48兆瓦,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
加强顶层设计
充分进行调研摸底,按照省级机关带头、地区试点推进的建设思路,采取实地查看、无人机拍摄、卫星地图、模型测算等多种形式,调研摸清具备安装光伏条件的院落(楼宇)情况,初步测算出全省公共机构约有5500万平方米的屋顶等资源可建设太阳能光伏项目。
分布式光伏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分散、投资周期长、收益分享不确定,导致能源服务企业心存疑虑。此外,教育系统因部分家长认为光伏有辐射对学生身体健康有危害等原因,导致建设受阻。还有一些公共机构建设主体因为招标程序复杂、节能量有限等原因,推进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针对上述情况,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实际工作中逐一耐心解释的同时,主要从政策制度层面给予解决。早在2017年江苏出台《关于推进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的意见》时,就明确光伏发电项目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2022年5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9月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推进全省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系统建设的通知》,明确公共机构可通过合作、招标等多种方式选择投资企业,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市场主体参与光伏项目建设方式。
管理局每年将光伏项目建设纳入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年度示范举措,量化目标任务,季度跟踪了解落实进度,年终进行考核验收并通报落实情况。将光伏建设情况纳入节约型机关等示范创建内容,加大考核权重,与评先评优活动直接挂钩。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单位经验做法,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多措并举,推动全面建设
江苏拥有一大批技术领先、国际影响力大的光伏建设重点企业,各级机关事务主管部门与这些企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坚持市场主导和充分竞争,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建设发展,也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
集中统一建设。公共机构可建光伏屋顶资源情况各异,如由各单位自行开展政府采购,不仅程序烦琐、周期较长,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也难以统一,部分较小的项目可能会“无人问津”。2022年,管理局在省级机关以及南京、扬州、泰州市级机关同步开展集中统一组织光伏项目试点工作,将多个楼宇(院落)可建面积打包,集中统一组织招标和项目建设,其中省级机关试点项目共17个楼宇(院落)参与,装机容量约1.5兆瓦;南京、扬州、泰州市级机关建成试点项目30个,装机容量8.21兆瓦。在试点取得成功后,2023年组织全省推广,全年集中统一采购光伏项目403个,其中仅南通市建成光伏项目130个,装机容量22.24兆瓦。
集聚合作力量。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建筑体量、用能规模大,是推动分布式光伏建设的重要阵地。管理局主动健全与系统主管部门的共治生态,每年对各系统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数量作出明确要求,协助做好企业推介和对接工作,定期跟踪项目推进情况。2023年,联合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数次专项工作推进会,推动省属高校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15个,省属卫生医疗机构新增项目2个,总装机容量近23兆瓦。
借力整县试点。2021年,国家能源局在全国组织开展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江苏共有59个地区参与。各地公共机构主动借力整县试点工作,通过近几年的持续推进,建设规模不断攀升,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盐城市7个试点地区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建设比例达53.57%,其中党政机关86.41%,建湖县所有公共机构实现应建尽建。南通市4个试点地区党政机关建设比例达70%,学校、医院建设比例达53%。
总结提升,促进持续发展
近年来,江苏在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建设方面的探索取得初步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需要系统谋划推进。上级的政策要求、当地的实践基础、面临的困难问题,都要深入调研,系统谋划,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整体推进举措。
主动消除制约因素。认识不到位、工作怕麻烦、屋顶条件不具备等,都可能是制约光伏建设推进的原因。通过组织培训、新产品新技术展示等进行宣传发动,结合办公用房维修改造提前做好屋顶防水、加固工作,制订招标项目文书模板共享使用等,解决了各种制约因素,消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为光伏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充分发挥市场化作用。随着光伏技术快速发展,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5%,多数项目8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在习惯过紧日子的背景下,江苏公共机构光伏建设主要采取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既节约了财政资金,减少了碳排放,又带动了产业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企业可靠盈利,项目才能可持续推进。工作中坚持互利共赢理念,明确电价动态调整机制,最大限度地关注甲乙双方的各自利益。高度重视后期运维,签订合同时明确定期进行功能检测和清洗维护等事宜,做好日常运维工作,确保光伏项目长期高效发电。
进行前瞻性研究探索。结合推广建设光伏项目,开展电动车停车棚光伏+充电桩、大面积空地光伏+储能建设,目前正在探索将光伏项目加入零碳办公区、零碳校园、零碳走廊等多用能场景,对接碳普惠活动和自愿减排交易,助力实现大型活动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