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化”助力重庆驻京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4-11-27 15:56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重庆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

    

  近年来,重庆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管局的有力指导下,自觉把驻京工作放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宏大场景中去谋划推动,坚持对党忠诚、实干担当、奋发有为,按照政治机关建设长效化、服务保障标准化、“双招双引”实效化、综合联络常态化、信息咨询精准化、基层党建规范化的“六化”工作思路,努力树好重庆在京重要窗口形象,不断推动重庆驻京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治机关建设长效化。牢固树立驻京办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意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体现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京办抓落实”。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启动实施驻京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以强党性、提能力、优作风为目标,以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为重点,推动锻造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驻京干部队伍。筑牢规矩意识,做到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共同营造正气充盈、奋发有为的良好政治生态。 

  服务保障标准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公务接待规定,坚持细致精致极致,全流程提升服务保障品质和水平,努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服务保障品牌。紧紧围绕重庆在京重要政务活动的“食住行会”等事项,统筹做好重要接待、重大会议活动等服务保障工作,让接待服务工作更具品质、更有内涵。规范服务保障流程,清单化梳理各项细节,形成体系化的事项清单。统一接待服务标准,将标准化作为提高服务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接待服务标准的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展现重庆地域文化,充分挖掘和整合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旅资源,融入服务保障各个环节,以文化提升接待品质。完善服务保障基础,不断优化提升北京重庆饭店接待服务硬件设施、环境、人才、安全等基础工作,为高质量服务保障提供重要支撑。 

  “双招双引”实效化。围绕重庆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把纵向交流、横向沟通、上下对接的部门优势与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有机融合,把做好“双招双引”工作作为京办服务大局、助推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挂牌重庆市驻京津冀招商联络处,聚焦全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推介和精准招商活动。2023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金额48.8亿元,创历史新高;成功举办“渝货进京”暨消费帮扶展销对接活动,签约金额25.9亿元。充分发挥首都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央企名企总部和商协会集中等优势,为市级部门和区县在京开展招商推介、项目洽谈、人才引进等活动提供有力支持。举办首都大学生招聘和海外留学人员招引推介活动,进一步提高优秀人才到渝就业创业签约率。 

  综合联络常态化。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这个总纲领总遵循,对照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体系构架,细化研究驻京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加大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京津冀地区央企国企、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专精特新企业等对接联络工作,努力争取在政策、资金、项目等各方面的支持。积极与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在京重庆籍(在重庆工作过)优秀人才联络交流,建立联络信息库,常态化对接联络。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强化川渝驻京合作,加强与四川省驻京办联系联动,深化协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具体举措,积极推动优质资源分享联用、重点课题合力攻关、重大项目联动共推、重要活动联合举办、特色品牌共选共育,助力成渝地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信息咨询精准化。紧贴跟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挥地处首都政治优势、资源优势、智库优势,拓展信息资源平台,更深更广挖掘共享信息资源和智力成果。精准收集、深度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向以及全国各地创新做法、典型案例,及时研究提炼总结,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咨询调研信息。将报送的重点信息从“全国怎么看”向“我们怎么干”深度延展,既论证重要性、分析可行性,更借助专业人才和视角,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增强信息服务的严谨度和可信度。开通“重庆驻京”官方微信公众号,日益成为展示重庆的窗口、联系京渝的桥梁、服务群众的纽带、助力发展的平台。2023年,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545条,其中《关注新能源汽车快速替代燃油车出现的新趋势新特征》获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起到了较好的决策参考作用。 

  基层党建规范化。加强对驻京机构党委工作的指导,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导向,抓实党支部和党员教育管理。认真贯彻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法规,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强党组织“神经末梢”。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抓手,强化在京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着力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管理难到位等难题,努力推动党的领导全面覆盖、落到基层。把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清廉机关建设工作会议,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廉政提醒,将监督触角延伸至8小时以外,引导干部职工时刻与清风相伴,与廉洁同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