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托育”托起“大民生”——河北省省直幼教服务保障中心创新开展“托幼一体化”服务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4-12-11 15:07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吕妙萱 张清永 刘孟娟

    

  “幼有所育”“幼有善育”关乎万家幸福,更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庭小型化趋势愈加明显,代际之间照料能力减弱,越来越多家庭需要高质量的托育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河北省省直幼教服务保障中心承担着为省直部门干部职工子女提供优质学前教育的服务保障工作,肩负着幼有所育的社会职责,始终坚持把为省直部门干部职工办实事、解难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河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围绕推动构建和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这一主题,积极探寻适合省直幼教托幼一体化服务发展的路径。 

    

  创新探索,“入托难”变为“入托易” 

  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了托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进行整体谋划。面向所属的10所幼儿园发放问卷,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建议,从管理运行、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收费标准等方面入手,先后赴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上海市闵行区爱博果果幼儿园、上海市闵行区七宝幼儿园、石家庄市长安区第四幼儿园及石家庄贝友托育园,开展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托幼一体化服务发展情况。 

  结合调研,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中“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因地制宜、持续完善、不断提升”的总体安排,2023年,经综合考虑省直10所幼儿园的整体情况,分别在石家庄市裕华、新华和桥西区确定省直三幼、七幼和八幼3所幼儿园以“园中班”的形式,下沉开展2至3岁幼儿托育服务,实现管理与教育资源融通、场地共享、师资人员整合的托幼一体化服务模式。2024年,在原有省直三幼、七幼和八幼3所试点园办托基础上,又新增省直一幼、六幼和九幼3所幼儿园开展托育服务。中心正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省直10所幼儿园陆续铺开托育服务,有效缓解“入托难”问题,力争将“入托难”变为“入托易”。 

    

  精心组织,“入托易”还要“托得好”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及托育机构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聘请专业人员现场勘查、科学定位、规范设计,实现托育班级硬环境全方位达标升级;托育园结合园所文化背景,将公共环境融入养育课程中,为婴幼儿量身打造各具特色的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室内运动区、乐高操作区及生活体验区等,并精心选择、巧妙设计了适合婴幼儿年龄特点的玩教具材料及生活用品,努力营造安全、温暖、和谐、舒适的婴幼儿成长环境。 

  卓越的师资质量是托育服务开展的重要条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的《托育机构保育人员培训大纲(试行)》要求,中心组织省直10所幼儿园从事托育工作的保教人员,参加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培训,全部顺利通过保育师资格考试,取得了保育师资格,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规范的工作制度是科学合理办托的根本保障。通过前期调研、学习,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建立健全托育工作制度体系,2023年中心制定了《河北省省直幼教服务保障中心托育工作管理办法》,省直托育园制定了《托育工作章程》,其中包含托育工作职责、管理制度、操作细则、一日生活作息等方面内容;今年,为进一步推进托育工作规范化发展,结合现阶段办托经验,完成了《河北省省直幼教服务保障中心托育工作管理办法》《托育工作章程》的修订,为科学办托提供了有力保障。 

    

  “细致、精致、极致”,办好为民服务“暖心事” 

  2023年省直幼教开展托育试点服务,全面理顺园所管理机制,建立“托+幼”有效贯通的综合管理策略,打造了环境优美、配置齐全、师资优良、制度完善、课程合理、各具特色的托育班级,受到各省直单位及家长们的广泛赞誉。 

  为保障托育服务持续规范健康发展,中心特邀多名托育专家,组建托育工作督导组,前往省直托育园所进行实地督导,通过现场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形式,从保育服务、场地设施、人员管理、膳食管理、安全管理、综合管理、健康管理等7个方面,进行评估指导,从专业角度提出宝贵建议,为进一步规范托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心针对省直幼儿园在托育服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问题为导向,聘请专家结合《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试行)》《河北省托育机构质量评价标准(2023年版)》组织专业化培训及教研活动,有效推动省直幼教托幼一体化服务质量的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