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型”基层党组织凝聚干事创业力量
文/彭春宇
湖北省黄石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驻阳新县白沙镇汪武颈村工作队自2022年以来,与村“两委”一道,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以创建忠诚型、担当型、奉献型、清廉型基层党组织为重要抓手,推动党建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党建兴、村务强、人心聚、民受益的干事创业之路。
以“忠诚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凝心聚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202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后,班子平均年龄41岁,是一个充满朝气且富有战斗力的集体。自2022年以来,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持续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先后推动村总支部书记讲党课、驻村第一书记讲党课等专题党课近10次。建立健全“支委会+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例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议”四级联学机制,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党的二十大等系列活动,组织召开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例会近40次、支部主题党日30余次、党员干部交流发言6次,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锻造了一支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干部队伍。
以“担当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强筋壮骨。一支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主动融入白沙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汪武颈力量。白沙镇党委、政府着眼于事业发展需要,从村“两委”中抽调1名同志赴镇农业办协助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充实“三农”工作力量;针对市、县、镇检查反馈出来的图斑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等任务整改清单,汪武颈村党总支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和计划书,确保整改任务有人抓、整改时间有节点,整改率达到100%。为进一步压牢压实驻村帮扶“六个聚力”责任,驻村工作队代表汪武颈村党总支向黄石市乡村振兴局报送题为《一枝一叶总关情 无“微”不至见初心》的2024年“春节见闻”约稿,介绍和总结了汪武颈村党总支在为民办实事、建强基层党组织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向阳新县委组织部报送题为《“三个维度”齐发力 绘就乡村振兴幸福底色》的经验交流材料,主要分析了汪武颈村党总支聚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工作的重点难点痛点,以用心用情的举措、实实在在的成效,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使命担当,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融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需求等重点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以“奉献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便民惠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保洁员,组成4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秉承“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健康义诊”“慈善一日捐”“暑期爱心辅导班”“爱心助学”等常态化志愿服务100余次,帮助脱贫家庭30余户,帮扶资金累计超10万元。将60余名党员划分为3个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人居环境整治、图斑治理等活动80余次,惠及群众1000余人。开展法治宣讲进乡村20余次,受众达1000余人次,法律援助进村近10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30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村民自治新格局。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积分制+积分超市,用“爱心”换积分,用积分兑奖品;开展一站式服务,累计办理、办结各类审批服务事项300余件,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清廉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驾护航。聚焦“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目标,以开展清廉村居建设为契机,坚持把“严”和“实”的作风贯穿始终,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推动落实。将党纪学习教育与落实中央、省、市、县、镇各级部署有机结合起来,与推动汪武颈村各项工作统筹起来,做到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推动62名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定期开展正风肃纪宣传工作,利用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推送党规党纪知识,加强作风建设及廉洁自律提醒,坚决杜绝节假日“违规吃喝”现象,一体推进“三不腐”,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党员群众学有标杆、行有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