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链”引领“服务链” 推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文/王旸
新时代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是坚定践行“四个意识”的政治机关、坚决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行政机关,是有力保障党政机关规范高效运行的保障机关、全方位服务于干部职工的服务机关,更是展示党委政府形象的第一窗口,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安徽省芜湖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到哪里,机关事务就保障哪里,党建就引领到哪里”的工作理念,通过“党建链”引领“服务链”,两链有机融合,推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有效服务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链”是指通过做好资产管理、公务活动保障、公车管理、办公用房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等具体事项,将服务保障各方面有机结合,为党政机关高效运行和各市直部门履职尽责提供全方位保障,涉及物业管理、经费管理、后勤保障、能源管理等内容。“党建链”是指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形成一条连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链条,以此来强化机关事务系统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如何在机关事务系统的“服务链”末端,充分发挥“党建链”的核心和纽带作用,促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芜湖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做了深入调研和探索。
“党建链”有形覆盖,创新组织
安徽省芜湖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现有党员34人,服务政务文化中心的物业公司党支部党员20人。经过对机关事务系统34家相关保障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情况进行调研,成立党组织的有12家,相关保障工作人员127人,其中党员31人。
管理局创新党建协同机制,探索机关事务系统党建工作大格局,将“服务链”与“党建链”一体推进,将服务政务楼宇的物业公司党支部纳入机关党委管理,作为下属一个支部,形成党组织“有形覆盖”,促进服务保障水平提升,共同助力机关事务工作发展。坚持党建联建。不断创新机关事务系统党建工作模式,促进党组织联系共建,执行定期列席会议、学习交流制度,带领服务保障公务活动的餐饮酒店厨师、服务员等外出学习培训,增强业务能力和服务本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完善“你呼我应”工作机制,定期征求市政务文化中心入驻单位意见,每半年以座谈会的形式,邀请市直机关代表就提升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提出意见,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及时分解交办、定期调度,实现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提升市政务文化中心的服务保障效能,不断提升机关干部职工的满意度,打造市直机关干部“温馨的家”。
“党建链”有效覆盖,提质赋能
夯实政治生活根基。按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在物业支部建设起党员活动室,组织物业党员到芜湖市非公党建馆参观学习,开展企业党建专题培训。在落实“三会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习载体和形式,采取专题学习、研讨交流、读书班、专家讲座、知识测试等形式,做实各类学习教育,夯实党内政治生活基石。
创新主题党日形式。举办新党员入党宣誓活动,组织参观廉政教育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党组书记讲专题党课、集中观看《红色芜湖》专题片、志愿服务行动等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行动,到古城社区孤寡老人家中上门清洁服务、修理电器等,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与各项城市建设工作,物业党支部的《“最美逆行者”出征仪式》案例被评为市直机关第二届主题党日“十佳案例”。
打造党建品牌特色。围绕“匠心事务”品牌创建工作举办“初心政治生日会”,每季度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党员谈感言、组织送祝福,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开办“匠心事务大讲堂”,党组织书记上讲台、科长上讲台、青年干部上讲台,以讲促干,推进机关党建与机关事务深度融合。物业党支部围绕“党建有力量、上实高质量”品牌创建开展“党员先锋岗”和“服务先锋岗”活动。“党建引领、匠心事务”被评为芜湖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
“党建链”有序覆盖,锤炼作风
管理局不断提升发展党员质量,增强党员教育质效,将党员作用发挥和机关事务重点难点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广大党员主动担当破难题、办实事、促发展,保障党政机关高效有序运行。
大力推进“双培”工程。严把发展党员的入口关,加强对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物业支部着力推进“双培工程”,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近年来有序按计划培养发展党员2名、预备党员4名,现有发展对象6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
持续强化作风建设。首次提出机关事务荣辱观,倡导“五心三服”机关文化,在机关事务系统引导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一颗红心、责任心、纪律心、敬畏心、感恩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干事氛围。组织召开“新春扬清风廉洁传家风”专题学习会和“改作风、强党性、重实干”座谈会,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机关”活动,倡导“现在就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定员定岗定责,做到岗位清、任务清、职责清。开展“十问十比十做”活动,通过自问、互比、实干,落实“一改两为”服务保障十件事。
全面建章立制提效。制定出台《芜湖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问责办法(试行)》《芜湖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试行)》《芜湖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请销假管理办法》,印发《芜湖市机关事务工作全面提升年作风建设手册》,让干部知敬畏守底线,严格依规管理干部队伍。制定《芜湖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谈心谈话制度》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营造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氛围,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积极性。
充分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制订《芜湖市机关事务系统跟班锻炼工作方案》,加强人才交流学习,通过选调、遴选等方式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走出去”对标沪苏浙外出学习、跟班锻炼,开阔眼界思维,提升机关事务保障水平;“请进来”邀请专家围绕党性教育、纪律建设、业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培训,全力提升机关事务干部队伍素养和能力。举办芜湖市公务用车驾驶员技能竞赛,组织芜湖市公务用车“服务之星”评选活动,选树了2名“工匠能手”和11名公务用车“服务之星”,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积极作为、勇于争先的激情,营造了良好的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氛围。
“党建链”引领“服务链”,实现突破
管理局将机关事务系统“服务链”中后勤保障相关单位全部纳入“党建链”,进一步实现党建引领有形有序、业务开展有效有力,在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大突破。
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上实现突破。把勤俭办一切事业贯彻落实到机关事务具体工作之中,成为常态化政治要求、纪律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省吃俭用“过紧日子”、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统筹推进绿色办公、绿色出行,降低能耗、水耗、物耗,做好节水、节电、节粮、节油、节纸等工作,优化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在符合公务活动有关规定和保证服务质量基础上不断降成本提质效。
在政治机关建设上实现突破。建设政治机关、建成政治机关是机关党建的首要职责、核心职责。创新机关党建、创新基层组织,党的创新理论常态化学习,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内容、主题安排等要更加精准有效。推进“固定议题”制度,以党建及时解决业务中的问题,推动党员干部共同为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出主意、想办法,以党建凝聚人心、激发正气、形成合力。
在守纪律讲规矩、持续优化作风上实现突破。挺纪在前,学法守法讲法,制定实施局党组会、局务会《法纪制度政策学习解读办法》,特别是招投标、营商环境、审计、财政、节能等方面的制度法规,科长主讲,分管领导补充。持续强化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大力弘扬“勤于学习、踏实干事、乐于奉献”的良好作风,不断强化“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责任担当。
在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以干部能力建设为核心,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把干部能力建设与业务开展、工作推进无缝衔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结合全市机关事务干部队伍现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干部教育的“核心增量”全力推动机关事务的“创新变量”。
在公务接待建品牌树口碑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内涵发展,提质效、降成本,做深芜湖“待客之道”,完善“六个一”工作机制,创新接待方式,丰富接待内涵,让“待客之道”成为每一名接待员的自觉行为,让“六个一”内化为每一名接待员的内在素养,体现在每一批每一次接待任务上,让接待真正成为芜湖的“第一扇窗口”,展现省域副中心的气度与格局,在接待岗位上书写好“印象芜湖、芜湖印象”。
在打造公务用车、公务出行“芜湖模式”上实现突破。遵循《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以社会化的思维、平台化的办法,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务用车,以信息化的手段、精准化的目标,破解公务出行的难题。推行公务用车以旧换新,全力推动首位产业发展。
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管理上实现突破。充分利用全市节能、合同能源管理、能耗“一张网”等良好基础,实现上下联动全覆盖,在数字能源上探索前进,全力打造“零碳机关”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