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彰显大行责任担当
文/中国银行总行总务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企业,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领会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坚持内外兼修、守正创新、双向发力,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同时,加快推动实现自身运营绿色化、低碳化,带头当好践行节能环保的行动派、助推绿色转型发展的实干家。
前瞻谋划,锚定绿色转型发展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中国银行始终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落实“双碳”目标,助力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先进理念、卓越服务、特色优势努力打造“绿色金融服务首选银行”。中国银行党委和管理层深刻把握绿色发展大势,倡导“绿色办公、绿色采购、低碳运营”理念,统筹部署绿色运营、低碳发展工作,并从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针对绿色运营工作新、内容广、难题多等实际情况,坚持全行“一盘棋”,注重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勇于探索创新,推动构建组织体系、工作体系、监督体系及考核机制。明确辖内各机构职能职责定位,层层压实责任,激发内生动力,激励担当作为,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发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坚持把节约能源和自主降碳放在自身运营的首要位置。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注重实效、有序推广”的工作思路,研究确定总行大厦、中银香港大厦及境内一级分行主要办公大楼等39栋目标建筑作为碳中和试点对象,结合实际探索出“节能改造、绿电替代、兜底抵消”的商业银行碳中和之路。各机构因地制宜、因楼施策,多措并举,在节能降碳上答好“绿色答卷”。针对不同楼龄及楼宇设计、日常用能特点,围绕重点能耗设施设备,精准确定改造对象,大规模实施节能改造工程项目。调整优化自身运营用能结构,大力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多方协调开展绿色电力交易。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最小化采用碳信用抵消。截至2024年底,39栋目标建筑均通过权威机构的碳中和认证,完成碳中和阶段性目标任务。
创新驱动,探寻绿色低碳运营新策略
绿色低碳运营是企业自身运营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一项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的崭新课题。为全面加强集团绿色运营,中国银行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紧密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稳妥把握节奏,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全面加强绿色低碳运营。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和会议,加强办公设备节能管理,鼓励开展纸张、文具和其他废旧物品循环利用。深化采购需求方案论证,强化绿色低碳管理目标和服务要求,优先采购列入政府节能环保采购名录的产品设备。参照政府有关标准和产品目录,推进数据中心集约化、高密化,有序实施新建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合理规划新建办公营业场所,践行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积极推进既有办公营业场所绿色化低碳化改造。创建绿色食堂,从采购、制作、用餐等各个环节,全面落实绿色管理要求。倡导员工通勤和公务活动低碳出行,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健康理念。
持续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根据各地政策规定,鼓励辖内具备条件的机构开展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建设,注重盘活屋顶、车棚、玻璃幕墙和闲置空地等资源,开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建设,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各机构根据属地绿色电力交易政策和市场规模,积极协调各大发电企业和售电公司,推动实施绿色电力交易,持续加大绿色电力应用规模。充分发挥金融企业优势,探索其他新能源项目建设合作模式,拓宽绿色电力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渠道。
深入拓展碳中和抵消途径。及时跟进了解碳排放权交易配套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技术规范要求,统筹开展碳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和其他碳信用产品等现货交易,适时抵消各级办公营业场所和各类大型活动的碳排放。鼓励各机构加强与各地林业、农业部门沟通合作,通过公益性捐赠和认种、认养、认领等模式,探索森林碳汇、农业碳汇等碳中和途径,进一步提升集团碳中和工作的含金量和公信力。
协同联动,取得节能减排行动新成效
坚持节约优先,把节能降碳贯穿于绿色运营及碳中和工作的始终。研究制定全行年度减排目标,各机构多措并举深挖节能潜力,共同掀起节能减排的“绿色浪潮”。
全面开展节能降碳。深入贯彻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总行建立ESG专项经费,大力支持各机构节能改造项目需求。总行本级“软硬兼施”,制定实施《中国银行总行本部厉行节约“十五项”措施》《中国银行节水行动方案》等措施办法。完成15000余套灯具改造,每年节电量约240余万千瓦时;逐步更换近400套节水型面盆龙头,每套用水量下降50%;改造中水设备,每月回用水近1000吨。2024年被北京市3家环境组织联合评定为“ESG工作推进单位”。分支机构“各显身手”,中银香港制订全面节能减排计划,落实多项节能减排项目,将环保因素纳入业务发展考虑,在自有物业融合绿色建筑元素、运用高能效技术与低碳营运措施,构建自身绿色运营模式,2022年中银大厦取得铂金级绿色建筑认证(BEAM Plus);境内各一级分行科学合理制定节能改造方案,聚焦高能耗设施设备,加快实施改造升级,推广使用先进成熟的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总行在智慧云管家平台增加碳足迹核查功能和能耗数据可视化监控功能,对电气油等实际消耗情况进行监控,通过搭建分级计量体系,加装数据采集设备,分析展示用能情况,为节能降碳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上海市分行把公共区域长照明方式升级成自动化人机互动的智慧照明控制系统,完善用电分项计量系统、升级电力监控系统。江苏省分行依托数字技术为能源管理安装“智慧大脑”,搭建智慧建筑技术架构,串联原有用能设备,依托动态数据分析进行按需调配,逐步推动使用场景的智慧化。深圳市分行引进本部大楼BA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更换磁悬浮制冷空调系统、智能LED灯具系统等高能效设备,并配合运用碳能显示平台,全面直观呈现和智能调节分行办公大楼各种能源使用情况,取得了节能降碳效果,提高了工作环境舒适度和运营管理效率。
根据核查统计,2024年总行大厦、中银香港大厦及境内一级分行办公大楼等39栋碳中和试点建筑碳排放同比下降49.24%。
全员行动,营造绿色低碳行动新氛围
中国银行坚持把培育绿色文化、深植绿色理念、倡导绿色行动放到绿色运营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节能降碳融入日常、形成自觉。总分行借助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不同的形式载体,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总行本级在行内主办的刊物开设绿色运营专栏,大力宣传各机构绿色运营和碳中和工作的特色亮点及经验做法。组织拍摄制作节能降耗专题宣传片,设计制作宣传展板,面向各机构发布。从各部门推选出百名绿色运营工作专员,督促做好日常节水、节电、节纸等能源资源节约工作。开展“健步走”、绿色运营知识竞赛、金点子征集等系列活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
四川省分行制作动漫视频《小川带我低碳行》,以“低碳在我心绿色伴我行”为主题,巧借熊猫卡通形象全面宣传生态文明、绿色办公、低碳生活、公益行动等内容。吉林省分行举办首届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美食节,鼓励员工杜绝食物浪费,选择健康环保的餐饮方式。安徽省分行在人员密集场所和必经通道放置展板、海报、易拉宝等,借助多种载体循环播放节能降碳宣传片。西藏自治区分行坚持“行动就是最好的宣传”,克服地势高、道路险、运输难等多重困难,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南北山植树造林工程,每年举办植树造林活动,积极投身于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大连市分行倡导“零废弃办公”理念,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做到垃圾有效分类和日产日清,大幅降低固体废弃物排放,荣获“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成绩突出集体”称号。
中国银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遵从自然规律,把握时代脉搏,胸怀“国之大者”,在“双碳”背景下,从企业责任使命出发,坚持目标引领、创新驱动、稳妥推进,以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举措,忠诚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力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