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坚持”让机关事务工作提档升级
文/袁欣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扎实推进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不断提升服务保障品质,融入和服务中心工作,全面推进机关事务工作提档升级。
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政治建设严实相济,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读书班,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解读辅导,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配合纪委监委和巡察部门开展政治监督,完成巡察反馈问题整改26个,整改率96%。正风肃纪深入推进,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党组带头学、支部集中学、党员自主学、警示教育学、专家辅导学,引导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章逐条研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拉网式排查廉政风险点101个、制定防范措施136条。修订完善财务管理、水电气暖费收支管理等内控制度,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干部队伍选育并重,通过公开选调、遴选和招考引进3名年轻干部,干部队伍结构持续改善。常态化开展工作业绩大比拼、我讲我的业务、实训演练、读书分享等“提、转、抓”活动,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深化能源资源节约。节能宣传有声有色,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组织“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主题宣传、新能源汽车推介等,荣获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授予的“全国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成绩突出集体”称号。扎实开展节能行动,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目前纳入“储备库”项目5个、“运行库”项目6个。组织全市近1200家公共机构完成能耗数据统计分析,对全市347家节约型机关开展创建成效“回头看”,对35%的机关食堂开展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压减项目经费215万元,压缩市直单位公务用车购置经费142万元。
坚持集约利用,持续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完成全市170家党政机关、共计63.3万平方米办公用房的权属登记工作。服务全市机构改革,为涉改部门调配办公用房4200平方米。开展全市干部职工政策性住房清查,组织全覆盖自查、核查,相关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严格公务用车更新审批,严把财政预算、经费来源、更新标准等关口,2025年为35家市级单位配备更新公务用车47辆。积极服务全市机构改革,为15家涉改部门调配32辆执法执勤用车。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工作,出台全市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措施,更新燃油车实行提级审批,全市配备更新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0.44%。
坚持优化服务,持续提升保障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改造市政务中心安防系统;在市政务中心食堂安装反食品浪费监控显示系统,强化对食品浪费行为的监督曝光。全力推进市“四大家”机关大院物业社会化改革和供暖改革,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实施市政务中心食堂维修、中央空调备用机组改造,在市政府大院安装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6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50个,硬件设施不断改善。统筹做好会务、餐饮、安保、物业、公务出行等后勤服务,2025年保障重要政务会议724场次,就餐40万余人次,保障48个单位公务出行8100台次,安全行驶83万公里,受到服务对象广泛好评。常态化组织开展消防、交通、突发事件应对等安全知识培训及实训演练20余次,定期排查安全风险隐患。
坚持主动担当,持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组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海慧路东段延伸项目,大院环境明显改善,新建道路顺利通车。按期移交荆门剧院PPP项目,加强与市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对接,完成荆门剧院资产评估、过渡期财务清算及招拍挂,目前资产处置接近尾声。统筹驻村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落实专项帮扶资金7万元,组织开展“敲门行动”“走到困难群众”“共同缔造”“清洁家园”“和美家庭”评选等系列活动,帮助53户脱贫户更换燃气“三件套”,争取农业项目资金110万元,硬化部分村组入户道路,方便群众出行。扎实开展包联社区工作,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洁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人次,协调帮助更换居民点下水管道,修复铁路家属区旁道路和围墙,移除居民楼顶移动信号塔,居民居住和出行环境不断改善。扎实推进惠民工程,积极推进47家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对外开放,目前共开放内部停车位3200余个,推动停车设施信息联网接入全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