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构建共建善治“同心圆”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5-07-28 09:57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陕西省宝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标准化建设一定要一以贯之地抓实抓好,要深入总结推广建设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打造在全省有位次、在全国有影响的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品牌。”陕西省宝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建平如是说。近年来,宝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将标准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 

  管理局积极统筹各方力量,以加强标准化体制机制建设为基础,聚力构建共建善治“同心圆”。陕西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将宝鸡列为全省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重点地市,从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关心扶持,多次协调省标准化研究院专家为宝鸡机关事务系统干部职工开展标准编写等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建设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宝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多次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并提出具体要求,专门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宝鸡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将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纳入全市质量强市总体战略,列入市政府工作重点事项清单,市财政予以专项经费保障。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宝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将标准化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构建起专班负责、科室和局直属单位推进、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格局。为推动各项工作纵深开展,率先提出并实施“党建+标准化+机关事务”融合发展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标准化深度融入机关事务工作各方面。 

  为确保标准体系层次分明、紧贴实际,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多次带队前往局属单位、县区及相关部门开展调研摸底,前往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学习标准化先进经验,开拓工作思路。同时,认真对全系统多年来制定的300余项制度、服务规范、工作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对机关事务领域政策法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进行整理归纳,明确标准制定方向,为科学制标奠定基础。 

  在标准体系搭建上,将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等7大重点职能全部列入标准框架体系,筛选出50余项首期重点制标项目。标准编制以固化成熟工作经验和优化再造业务流程为核心,注重吸纳一线员工和业务能手意见建议,确保内容适用性强、易复制能推广。目前已主导制定省级标准1项,参与制定省级标准4项,发布实施市级地方标准7项、内部标准37项,协调统一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在标准落地实施过程中,以适用为导向建立评价改进机制,通过现场督导、查阅记录、抽样调查等方式,对标准实施各环节进行量化考核打分,动态评估标准实施情况,为改进完善标准提供依据,确保体系的科学性和标准实施的适用性,做到在实施中改进、在运用中提升。 

  如何让标准持久发挥生命力,将标准化理念和手段深度融入机关事务工作日常,是摆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命题。管理局聚焦课程设计、师资建设、环境保障3个维度打造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以实训“答题”,推动标准化建设走向深入。 

  围绕管理服务保障主责主业,开发建立涵盖机关事务理论研究、标准宣贯、实践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实训课程50余门,可满足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一线服务人员等不同培训主体需求。坚持从内挖潜人才、向外聚才引智,吸纳、选拔高等院校、机关事务领域专家及一线干部职工,组建起30余人梯队式实训讲师队伍,为高质量开展教学提供坚强保障。积极开展政校合作,中共宝鸡市委党校、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院校签约授牌为宝鸡市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为长期开展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环境保障。 

  实训基地建成以来,开展各类实操演练10余次,围绕服务技能提升、能源资源节约、突发事件应对等开展培训成为常态,干部职工能力素质有了大幅提升。 

  针对长期以来办公用房维修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规范》市级地方标准,从维修报批、项目招投标、竣工验收等7个方面对维修责任进行了详细划分,同时配套《零星工程项目维修规范》内部标准,为维修工作提供了标准范式。制定公务用车购置管理、使用管理、处置管理、标识化管理四项市级地方标准,推行公务用车“三化”“五账”“三表”管理模式,明确车辆加油、维修、使用和服务评价等标准,全面实现了对全市公车的精准调度和实时监管。引导全市3052家公共机构按照“一个标准管理、一条路径实施”的要求建设绿色机关,目前已累计创建国家级节能示范单位21家、国家级水效领跑单位1家,率先在全省地市中实现了节能示范单位“县县全覆盖”,全市各级公共机关践行新发展理念蔚然成风。 

  物业管理方面,在推行物业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同时,同步跟进标准化管理,将安全保卫、绿化保洁、零星维修等16个项目中的关键指标,细化制定为8项具体工作标准,多管齐下促进物业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围绕餐饮服务全流程打造标准化食堂,高质量完成了年均156万人次的就餐保障工作。面对年均3000余场的会议服务保障任务,为确保服务质量始终如一,对各类会议会场布置、人员配备、服务要求等以标准的形式予以明确,会前布置、会中服务、会后评价全流程依标准开展,会议服务满意度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