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创新”打造“一流后勤”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5-07-28 09:59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陈雪梅 钟建春 周建强

    

  近年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聚焦高质量服务福建省委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坚持把改革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推进服务、管理、理念“三大创新”,聚力打造“一流后勤”,不断提升校(院)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高质量服务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得到各方面充分肯定。 

    

  持续推进服务创新,聚焦办学治校需求提供一流保障 

  着眼“办大事”,创新推行“大保障”。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和校(院)主责主业,创新推行“大保障”机制,对于省委重大紧急办班办会等需求,打破处室界限,由工作组统一调度、统筹指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全方位提高工作效率与品质,高质量服务保障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省管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省委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省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等重要会议、重要班次,赢得广泛好评。 

  围绕满意度,推动创新常态化。创新开发食堂菜品,推出自制菜和地方特色小吃。开展“八闽饮食文化周”活动,引进八闽风味特色小吃,根据节气变化推出时令新品,同时加强特色小吃、时令新品宣传介绍,营造浓厚的八闽餐饮文化氛围。推出智慧餐饮服务,通过智慧餐饮管理、人脸识别支付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便捷式点餐、智慧化结算”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学员和教职工个性化就餐需求,进一步提升了餐饮服务品质。 

  回应新需求,推进服务接地气。及时回应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进校园的新需求,协同地方政府在校(院)服务部开展对口帮扶名优农特产品展销暨“争当机关强企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下一步,拟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将校(院)服务部打造成福建省乡村振兴工作暨“福农优品”展示馆,既展示全省乡村振兴工作成果,又助销全省名优特色农产品。 

    

  持续推进管理创新,聚焦提升治理能力打造一流平台 

  打造内控数据“大平台”。运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技术标准,建设内部控制数据平台,将所有经济活动涉及的制度、流程、表单等全部嵌入信息系统,全面贯通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六大模块,实现了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内控目标,实现了数据共享共用、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协同管理、全过程无断点衔接的治理目标,实现了随时随地访问、查询、处理业务的增效目标。编制形成校(院)《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作为校(院)规范开展相关业务工作的指南。校(院)内控建设经验做法得到财政部、省财政厅充分肯定。 

  推进资产管理数字化。探索推行校(院)资产数字化管理制度,将资产标签由传统条形码更新为二维码,赋码资产信息、生命周期、资产图片、使用人信息等18项基础数据,实现手机微信扫码查询,实时掌握资产使用、调整等情况。协同校(院)内控平台,实现资产入库、调拨、处置、折旧等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线上办理,资产变动信息实时更新,解决了资产变动后信息更新慢、条形码重新粘贴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资产管理效能。 

  用好资产调剂公物仓。在新老校区搬迁中积极开展国有资产调剂公物仓试点工作,试行“线上+线下”融合管理模式,将整个老校区作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试点的实体仓,同时依托福建省机关事务工作业务服务支撑系统,搭建国有资产共享共用虚拟仓,将实体仓国有资产信息分批分类导入虚拟仓,做到虚实结合、虚实相符,实现国有资产的高效调剂利用。截至目前,实现资产纳仓2.95万件,完成调剂2.41万件,调剂率达81.7%,加上校(院)利旧资产,利旧率达94.35%。 

    

  持续推进理念创新,聚焦绿色低碳节约建设一流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的重要要求,务实推进校园绿化、景观等提升工程,分批次、小范围精选适宜品种,丰富生态系统,努力为校(院)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增厚绿色家底,致力打造美丽校园、活力校园。2023年底以来,对校内花草树木进行布局调整,使植物群落布局更加合理;在校园镜湖、莲池种植水草净化水质,饲养观赏鱼,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广大学员、教职工纷纷点赞“校园更绿了、环境更美了”,感觉到“在党校学习感觉元气满满、很有活力”。 

  制定校(院)深化绿色低碳节约型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并向全校学员、教职工发出倡议,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扎实开展绿色低碳节约型校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1至12月,校(院)总用电量1100多万度,同比下降66.73万度,下降5.1个百分点;总用水量11万余吨,同比下降1700余吨,下降1.5个百分点。绿色办公、绿色课堂、绿色出行氛围日益浓厚。 

  综合采用能耗管理系统、热水集中控制供应系统、空调集控系统、绿化喷灌控制系统、楼宇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先进节能技术,跟踪管理校(院)水、电、空调等能耗,提高校(院)各类用能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能耗。如在游泳池充分利用水质循环净化系统、恒温保持和空调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每年预计节水1.6万吨、节电25万度。应用雨水收集系统,最大限度利用雨水资源,减少绿化灌溉自来水用量。同时,加强设施设备日常维护维修管理,严格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选用维修配件,确保设施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减少设施运行能耗。定期收集用能设备运行数据,分析设备能耗情况,及时纠正浪费现象,督促落实各项节能降耗措施,促进校(院)事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