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建设赋能办公用房管理
文/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机关政务保障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突出规范化管理、集约化整合、数智化建设,全县办公用房管理工作实现提质增效。
规范化管理 科学使用办公用房
中心坚持从严从紧,注重办公用房制度机制建设,加强办公用房规范使用监管,保证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使用更加科学规范。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的通知》《惠民县县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调配使用管理细则》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细化办公用房配置、维修、腾退移交等各环节工作流程,为规范合理地使用办公用房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建立档案台账管理机制,健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台账年报制度,完善办公用房管理档案,及时归集权属、建设、维修等原始材料。对县直办公用房实行“一院落一档案”建档管理。办公院落平面图、办公用房建筑情况登记表、土地情况登记表、办公用房及业务用房使用情况登记表等资料全部存入档案,并进行动态更新。
开展常态化检查,一年两次统计各单位办公室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杜绝违规使用、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问题。发挥房地产管理系统优势,单位信息实时更新,定期巡视各使用部门房地产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机关房地产管理监管水平显著提高。
集约化整合 合理配置办公用房资源
以提升办公用房利用率、节约行政运行成本为出发点整合办公用房资源,规范办公用房管理。
针对办公用房分散、配置不够均衡等历史遗留问题,深入挖掘现有房产资源,充分发挥房产“蓄水池”调剂作用,着力推进集中或相对集中办公,打造集中办公区3处,32个行政事业单位1300余人入驻,集中办公单位数量占全县单位总数的42%。
分类盘活利用闲置房产。对适合办公的9处约1万平方米资产留作周转办公用房,集中调剂使用。其中,将1处约1085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调剂给宣传部门用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教育、宣讲、文化等活动场所对外开放,提升社会效益。对适合经营的房产招租使用,制定《惠民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整合利用实施方案》,将33处约1.7万平方米房产打包集中统一招租,每年租金收益200余万元,提升经济效益。
按照“服务社会化、需求标准化、价格市场化、管理精细化”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管理规范、信誉良好、服务优质的物业公司,统一提供安保、环境卫生、设施设备、会务等相关服务,降低办公运行成本。制定物业考核标准,成立监督检查小组,实行干部包保责任制,定期开展检查,推动问题整改,提高后勤服务水平。落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要求,规范办公用房大中修审批手续,严禁办公用房高标准维修,科学保障办公用房维修项目。
数智化建设 提高办公用房管理质效
坚持依托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管理系统,以精准、节约、直观为导向,推进办公用房图文信息智能化、信息化建设。
坚持“以图管房、图数结合、智能管理”理念,将全县办公用房信息全部录入房地产管理系统,县直和镇街单位共测绘房产面积29.08万平方米,对全县独立行政事业单位办公院落及3处集中办公区内外场景进行VR全景拍摄,各办公楼楼宇结构、外部环境、办公室使用情况等,全部实现一键式可视化查看。
以“常态更新”与“专项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对办公用房信息进行动态化管控。每年组织2次常规的办公用房信息更新调整,结合机构改革和专项检查,对新调剂、腾退移交的办公用房进行专项调整,保证数据真实可靠。利用VR全景技术,直观再现各单位办公用房使用现状,足不出户完成办公用房调配;协调推进5处办公院落建筑屋顶完成分布式光伏建设任务,为全县党政机关高效运转提供坚强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