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构建
文/句华 苗庆红
第六届机关事务理论研究暨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强调,要在理论研究中,着力挖掘机关事务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问题,形成高质量学术成果。机关事务管理正处于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的转变过程,迫切需要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管理理论体系,夯实机关事务管理的学理基础。
目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府运行保障研究院研究团队开展了《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论证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管理的内在逻辑;二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理论框架。
在论证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管理内在逻辑的研究中,我们分别从国家治理的宏观角度与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微观视角,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分别分析论证“谁来管”和“如何管”才能“管好用好”。具体来说,从国家治理体系的宏观层面来看,通过对管理要求、管理内容、历史沿革、工作实践、监管要求以及国际惯例等方面的论证,认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比财政部门在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更具有管理的专业优势,应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履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所有权人职责;从机关事务管理的微观层面来看,根据基础性作用的界定,通过研究资产管理的目标、功能、体制机制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揭示资产管理在机关事务管理中基础性作用的内在逻辑。
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基础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基础性问题,主要是指涉及机关事务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性质定位、目标原则、功能作用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是抽象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应用性问题主要是涉及到实物管理方面的问题,如管理流程、管理手段和方法等内容。对两类问题的研究,由此形成了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这两个层面的理论构成了以资产管理为基础机关事务管理的理论体系。
构建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管理的基础性理论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主要研究思路为:深入剖析上述基础性问题,并厘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问题—目标—原则—功能—体制机制”的逻辑分析框架。具体而言,问题是机关事务管理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解决基础问题的理想状态即为机关事务管理的目标;要实现目标,就需要遵循能够反映机关事务管理特性的基本原则;而原则的贯彻落实又是依托于机关事务的管理职能的实现;不同职能的实现则需要科学界定不同部门职能划分的体制机制。
构建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管理理论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繁杂、深奥,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和不断的丰富完善,才能逐步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