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做节约型机关表率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1-06-10 17:54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新 华 社

    近年来,新华社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建立健全节能组织机构,严格执行制度标准,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积极推广节能产品,扎实推进社机关节能减排工作。2010年,在继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业务、新设备和新进人员大幅增加的前提下,有效遏制了主要能源消耗持续三年大幅增长势头,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建立健全制度,能源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社党组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李从军社长多次就加强社机关节能减排工作提出要求。2007年,成立了以张锦秘书长任组长,办公厅、计财局、技术局、管理局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合我社新闻报道业务“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研究分析工作重点,制定制度措施,引导全员参与,严格监督检查,为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社先后制定了“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规划、机关能耗统计管理办法、车辆节油措施、创建节水型机关工作实施方案、总社办公区日常节电运行管理措施等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从数据统计、能耗管理、激励约束等方面,规范了机关节能减排工作,能源资源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为倡导全员参与的节能理念,建立节能管理员制度,由各部门和所属单位办公室主任担任节能管理员,负责能耗统计、节能政策宣传、节能措施推广等工作,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

    二、注重精打细算,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

    新华社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1000余人,其中总社6000余人。近年来,音视频、新华网、新华08等项目业务发展迅速,机房扩容,人员增加,能耗需求增大。我社坚持从大局着眼,从细节入手,深挖节能潜力,较好地实现了节能减排工作目标。

    (一)节油方面。逐步淘汰更新高油耗、高排放车辆;核定单车用油指标,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开展驾驶员节油培训,制定节油奖励办法;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在保证业务需求前提下,减少出车并尽量拼车出行。这些制度办法的有效实施,使公务用车油耗大幅下降。
(二)节电方面。一是抓好机房节电。信息机房用电占总社用电量的45%,是节电工作的重点。我社在机房安装1台新风机组,直接将引入室外冷风用于降温,停用2台24小时运行的专用空调,节电效果明显;二是抓好中央空调节电。调高中央空调设定温度,加装变频控制柜,根据季节气温变化适时缩短运行时间;更新发行楼1台中央空调主机,在风机盘管末端加装二通阀,节电20%;三是抓好照明系统节电。充分利用日光照明,更换节能灯具3.3万只,节能灯使用率达100%;在地下档案库、鲁谷办公楼等地安装233个节电智能开关,节电率达45.6%;四是抓好办公楼公共区域节电。调整5处大屏幕显示时间,年节电近3万度;淘汰87台高能耗开水器,节电30%;更新2台节能型冷库,节电41%;电梯实行分段、分时运行,减少了用电和机械损耗;为排风扇加装红外感应开关,减少开启时间;加装配电中心有源电力滤波器;加装供暖系统分区控制阀门,取得了良好节电效果。

    (三)节水方面。设置剩余开水回收桶,将院内景观水池收集的雨水用于浇灌,利用洗菜水用于保洁,规范清洗餐具程序,规定合理用水量,安装节水型器具,取消职工浴室,采用喷灌方式灌溉等措施,节水率达到40%。目前社机关已完成水平衡测试的系统诊断工作,正在申报节水型单位。

    (四)节气方面。对食堂灶台进行节气改造,更换了58个节能灶头,提高了燃气使用效率和效益,节气率达26%。

    三、狠抓建筑节能,实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

    坚持从源头抓起,在新建、改造项目设计环节就引入节能管理,要求设计方案必须通过节能设计审计,施工采购必须选用节能环保产品,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一)新闻大厦维修改造项目。墙体外侧选用玻璃棉毡保温材料,外挂铝板或石材;屋面保温采用挤塑聚苯保温板;外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材质,加装双层中空玻璃;幕墙玻璃采用Low-E低辐射玻璃;对办公室、配电间、机房、库房进行遮阳隔热处理。风机组和组合式空调机组安装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设定送风温度;在新闻发稿中心和多功能厅,采用大型组合式空调和变频风机;东配楼新风机组安装热回收装置;采用循环水方式的空调冷却塔。大型电机采用变频启动控制;照明灯具全部采用T5型节能灯;设计安装中水处理系统,回收直饮水的反冲排放水处理后用于卫生间洁具冲洗;新闻发稿中心安装集中式碎纸系统,碎纸回收后可再利用。

    (二)新建食堂综合楼项目。建筑主体墙采用陶粒混凝土砌块,外侧粘贴保温层,屋面铺设保温层,减少了热辐射和热损失;金属屋面屋顶铺设玻璃棉板保温层,普通屋面铺硅酸盐聚苯颗粒保温层;空调区与非空调区的分隔楼面,顶棚铺设厚玻璃棉板保温层。玻璃幕墙和部分外窗采用双层中空LOW-E低辐射玻璃。大空间空调系统为全空气送回风系统,在过渡季节可采用95%全新风方式运行,利用室外空气降温;空调机组供水均设电动二通阀,根据室温自动调节供水量;在风机盘管上安装温度控制器及三速开关;利用楼控装置,对楼内照明、空调等用电情况进行监控,既保证环境舒适,又最大程度地节能。照明灯具采用节能荧光灯;食堂厨余垃圾通过生物资源化处置,变成有机饲料,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三)招待所维修改造项目。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提供洗浴热水;加装外墙保温,更换保温隔热的断桥铝合金外窗,拆除分体空调更新为能分层分区控制开闭的多联机空调。

    四、创新思路方法,做好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工作

    以“绿色办公、低碳生活”等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责任意识。通过印制节能年历、宣传海报、横幅标语、张贴提示和网络倡议等方式,号召干部职工节水节电,多走楼梯少乘电梯,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建言献策,“入社教育时培训材料中应加入节能减排内容”等建议已经纳入总社节能工作计划。

    在2010年节能宣传周活动中,组织社机关、单位节能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和职工代表参观空调机房、配电中心等设备间,由专业技术人员解答各类节能问题,使大家真切感受到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节能体验日,停运新闻大厦、发行楼、报刊楼等处的中央空调和258台分体空调以及4部电梯,共节电约3300度,节水约20吨。

    “十一五”期间,新华社节能减排工作在国管局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全社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下一步,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目标,正确处理事业发展和能耗增长的矛盾,不断挖掘节能潜力,逐步建立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使分散、单一的节能改造转变为系统性、整体性的节能改造工程,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