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卫生厅扎实推进系统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11-06-13 11:10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近年来,山东省卫生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公共机构节能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系统管理职能,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细化措施,加强监督,推动省卫生厅机关和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节能管理深入持续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省卫生厅机关连续六年被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省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节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由厅党组书记、厅长包文辉同志任组长,其他厅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厅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厅党组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厅长办公会传达贯彻有关节能工作会议精神,将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工作纳入厅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厅机关和省()属医疗卫生机构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厅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各项节能措施,及时分析和解决节能降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厅机关服务中心,由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具体制定节能计划和节能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节能联络员网络。

二、强化宣传培训,增强干部职工节能节约自觉性

充分利用《山东卫生》杂志、机关网站及宣传栏等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厅机关干部职工普遍掌握了节能降耗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了对节能降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自觉性,在干部职工中营造了人人节约、时时节约、事事节约的浓厚氛围。在历次节能宣传周活动中,卫生厅都迅速制定厅机关活动方案,干部职工参与率达到100%。同时还要求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效果。举办两期培训班,对厅机关各处室负责节能工作的人员和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节能联络员进行有关节能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

三、夯实工作基础,认真做好能耗监测和统计工作

省机关事务局印发《山东省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实施细则(暂行)》后,卫生厅迅速下发了《关于填报省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表的通知》、《关于能源资源消耗实行网络直报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并提出了填报内容和时限。按照省机关事务局的要求,指定厅机关服务中心专人负责能耗统计工作,按时报送能耗统计报表。去年以来,按照省机关事务局统计实施细则和能源资源消耗实行网络直报的要求,对包括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高等医学院校在内的能耗情况及时报送了相关报表。为做好能耗管理工作,各单位都建立了能耗基础数据的信息管理平台及相关档案管理制度。水、电、油、气等都建立了统计台帐,随时统计分析能源消耗情况。

四、狠抓重点环节,全面完成水电暖各项考核指标

为做好机关节能管理工作,按照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要求,设立了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专职节能管理岗位,负责厅机关节能管理工作。在用水方面,杜绝“跑冒滴漏”、长流水等浪费现象,推广使用节水洁具,2010年用水量较2009年度节约249吨,节约5.3%。在用电方面,严格执行夏季室内温度不低于26度的规定,每天19:00统一关闭各楼层空调开关电源,根据室外温度调整中央空调主机出水温度,夏季室外温度低于26℃时不开中央空调制冷机组,对空调机房内冷冻水循环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节能改造,节假日、双休日全天开一部电梯,及时关闭用电设备,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2010年用电量较2009年节约26010度,节约5.1%。在用热方面,通过换热站改造,热源由蒸汽改为热水,大大降低了换热过程中的热量消耗,年热量消耗大为降低,预计减少 251吉焦,降低9.38%

五、细化车辆管理,努力提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为提高车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对车辆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重点控制定车辆使用和维修保养。对车辆采取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合理调配、安全节俭的指导思想,通过日常精细化管理,及时查找问题,研究对策,积极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完善车辆管理制度。对《厅机关车辆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制订了《车辆管理实施细则》,厅机关服务中心负责对车辆的管理工作,具体实施车辆的日常使用、安全驾驶、维修保养等管理,严格执行节假日、休息日车辆停驶并由中心车管科统一存放钥匙规定。司机为所使用车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等。二是努力提高驾驶水平。为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有效预防及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定期组织对全体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驾驶员全面深入地掌握安全驾驶知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在行车中自觉遵章守法,提高安全行车的应变能力。三是尽力优化车辆使用。通过对全厅车辆的使用状况的调查,对班车采取优化线路的方式,结合管理进行调整。对出差到同一地点的,尽量采取合并用车的方式,减少出车台数。对报送文件采取集中定时方式,减少出车次数。车辆离开济南,必须先行登记。加强对车辆状况的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考核成绩,并建立相关台帐,及时督促改进。四是尽量减少维修费用。为方便车辆的日常维护,使车辆保持良好技术状态,选择了维修服务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专业维修厂家作为定点维修单位,通过加强对车辆送修的审核,实行车辆维修审批单制度,严格控制和掌握维修费用的使用,驾驶员对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等均需车辆维修小组提出鉴定意见,中心车管科科长、中心分管主任签字批准后进行,数额较大的维修项目须由中心主任办公会研究确定,有效控制了费用开支。同时积极鼓励员工在车辆管理上提出合理化建议,既杜绝了车辆维修费使用上的漏洞,又保证材料质量,节约了费用。五是建立车辆运行数据库。实行单车成本核算,为每台车建立数据档案,详细登记维修的部位、维修时间、维修地点、维修单价和总费用、加油的标号、数量、单价、总价、过路过桥费、高速公路费、保险费、车辆年检费以及借车费用、租车费用、车辆行驶公里数等,通过数据库,可以随时了解车辆运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年初研究确定各车的年度单车百公里耗油定额、维修定额等考核指标,列入驾驶员的年度目标考核并与其安全奖、文明奖、节油奖、岗位标兵评比挂钩。通过以上措施,厅机关2010年耗油量较2009年节约9171升,节约6.2%

    六、突出行业特点,切实履行好卫生系统管理职能

()建立健全节能降耗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一是督促各单位建立节能降耗工作组织机构。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挂帅,把节能降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员,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编制节能规划,保证卫生系统节能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建立联络员制度。为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建立了节能联络员制度,定期沟通情况,总结节能降耗工作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先进典型。目前,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节能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分类指导。山东省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共有34家,分为医院类19家)、医学高校类(3家)、科研院所类(10)、办公类(2)四个类型。逐步建立适合卫生行业特点的分类指导制度,对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2006-2008年度的能耗进行了全面普查,完成了建筑能耗及公务用车的能耗基础数据统计分析,摸清了能耗底数。在此基础上,按照主管部门确定的节能目标任务,印发了节能降耗实施方案、工作要点,分解了各项节能指标。建立了医院类、医学高校类、科研院所类、办公类四类指标考核体系:医院类按照每床位万元收入能耗考核,医学高校类按每生人均能耗考核,科研院所类和办公类按照人均能耗考核。据统计,近3年来,医院类每床位万元收入用电量平均同比下降5.1%、用水量下降6.2%医学高校类每生人均用电量平均同比下降5.3%、用水量下降7.4%;办公类人均用电量平均同比下降5.6%、用水量下降9.8%科研院所类用电量平均同比下降5.7%、用水量下降10.2%;公务用车油耗平均同比下降5.1%。目前,正积极探索对医院类机构按门诊人次、出院病人数、业务收入、开放床位数等综合因素,科研院所按业务量大小考核的方法。

()以科技和管理创新推动节能降耗工作。一是采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省胸科医院、菏泽医专在中央空调系统采用了地热泵系统,每年运行费用比使用市政供热节约50%青岛疗养院安装了太阳能集热系统,实行单楼座中央空调单独控制,全院每年百元业务收入水电消耗减少45%省立医院、省血液中心等单位在配电设备中安装了“谐波治理装置”、变频设备,年节电均在10%以上。是加大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省医学影像研究所、潍坊医学院在对原有房屋改造中,加大了外墙保温、节能铝合金窗体和中空玻璃的使用力度,能耗降低50%以上。省疾控中心对院内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每天节约用水30吨。省医高专济南校区、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省交通医院增加了中水设备,每年节约水费20多万元。省千佛山医院对部分照明设施进行线路调整,年节省电费15万元。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厅机关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中央空调循环泵进行改造,每年节电3万多度。

()积极做好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和节能计划的编制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大部分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已经完成。为进一步做好各单位的节能降耗工作,印发了《关于编制2010-2015年节能计划的通知》,要求围绕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节能的目标,根据本单位能源审计和能源诊断报告提出的节能建议,编制符合法规政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操作性强的节能计划,提出组织实施的总体安排,明确主要目标、重点内容、保障措施和实施主体,并作为对各单位进行节能考核的依据。

()构建节能降耗工作长效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提高节能降耗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节能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一是大力推广能耗监测系统。通过能耗监测系统技术手段的应用,改变管理手段,逐步建立由被动管理变成主动管理,由事后管理变为事中、事前管理的体制。二是加强节能制度建设。2008年以来,严格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规定,陆续制订了能耗管理、节能改造、节能档案管理以及节电、节水、节油等相关制度文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体系。三是大力推行能源消耗定额。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类型比较复杂、用能方式差别较大的特点,制定了能源消耗定额,并要求各单位试行。近期,根据两年来的试行情况及兄弟省市的定额标准,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四是努力推动节能工作监督检查常态化。印发了《山东省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节能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节能降耗奖惩机制,每年底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单位领导班子考核内容。

 

                  (山东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