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交通厅多措并举 扎实开展公共机构节能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交通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宗旨,以降低公共机构运行成本、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成立组织,制订规划,加强宣传,开展活动,认真督查,全面推进了青海省交通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节能降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5与2010同比,全厅系统所属10个单位“十一五”末比“十五”末用水量减少20.93立方米,降幅达27%;用电减少120.5万度,降幅达21%;使用原煤减少0.18万吨,降幅达40%;天燃气用量减少118.44万立方米,降幅达43%;汽车燃油消耗减少18.61万升,降幅达24%;柴油减少0.24万升,降幅达37%。
一是加强重点工程建设节能管理和监督。在确保质量和供给的前提下,把合理减少用能,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将节能减排纳入到公路工程项目的设计及日常管理中,开展了隧道、收费站节能照明改造工程等工作。
二是尽量使用节能产品。要求各单位优先采购节能效果明显、性能比较成熟的节能产品,及时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能耗设备和产品。推行节能电脑,建议单位购置新电脑时,优先购买低能耗配置产品;严格控制新增用电设备。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党政机关配备小汽车标准和用车标准,配备公务车辆,控制公务车辆规模。优先选购节能环保型车辆,新购置小汽车必须达到国Ⅳ排放标准,控制高油耗车辆的购置。
三是加强节能管理。对厅属各单位后勤物业管理部门提出节能要求,要求物业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肩负起节能责任。监督本单位人员使用高能耗设备管理,对办公楼内的照明等系统进行管理,夜间对办公楼进行巡查,关闭所有不须开启的设备和照明灯等。在公车管理中,严格执行公务用车派车制度,提倡公务活动中合乘车辆,切实降低油耗,提高公务车辆能源使用效率。
四是节约办公耗材。充分利用网上办公系统,文件起草、修改发放尽量在电子媒介上进行,减少纸质文件印发和使用传真的频率。加强办公经费和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和领用,严格配备标准,尽量选择环保、质优、价廉、能耗小的办公设备。严格控制文件的发放范围,准确核定印发份数,实行双面印刷。文件能传阅的尽量不复印,减少重复。
五是节约用电。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照明使用节能型灯具,根据需要尽量少开照明灯。目前,青海省交通厅机关办公大楼及厅属相关单位办公室内已全部使用节能灯。加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用电管理,尽可能即用即开,用完后及时关闭电源,杜绝长时间待机现象。
六是节约用水。加强用水设备维护管理,自觉检查、处理和通知相关人员及时解决供水故障,杜绝跑、冒、漏、滴和长流水现象。禁止使用高压自来水冲洗车辆、地面。控制各个阀门、龙头的出水流量,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切实减少耗水量。
七是节约公务用车油耗。在车辆的使用上,厅机关、厅领导充分发挥了带头作用,倡导路程较近时不使用车辆,自觉执行公务用车节假日封存停驶制度,杜绝了公车私用。在日常公务用车时,合理安排出车任务和行驶路线,提倡合乘车辆,减少单车出行台次,提高使用效率。坚持规范行驶、按时保养,减少车辆部件非正常损耗,有效的降低了车辆油耗和维修费用支出。
八是科学合理使用高能耗设备。对电梯等高能耗设备,要求合理使用,科学设置电梯停靠楼层。节假日和下班期间仅开放一部电梯,减少电梯使用能耗。提倡低楼层工作人员步行上下楼梯,减少电梯使用次数,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同时,要求各单位加强了供暖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对部分锅炉实施了煤改气,运用水力平衡、温控和计量等先进技术,改善供热管网效能,合理安排供暖时间,降低了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