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突出“一条主线”多维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落地落实
始终贯穿“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机关事务标准化是推进机关事务改革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观念之变、战略之变、思维之变、行为之变。针对当前机关事务机构改革新变化、新趋势,立足机关事务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牢固树立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机关事务的理念,运用标准化理念、方法和手段对机关事务工作进行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再造优化,着力推进机关事务“管理职能、管理模式、管理队伍”三大转型,以标准化工作为牵引,一体推进机关事务职能科学化、治理法治化、手段信息化、服务市场化、队伍职业化建设。
通过两年多成功实践,推动区域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名称、职能、职级、职数、隶属关系、内设机构”实现六个统一,机构改革落实到位。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以及财务集中统一管理、机关事务集中统一采购管理、机关食堂和内部餐厅公务接待监督管理、党政机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易地交流领导干部周转房管理“4+5”行政管理职能有效履行。建立完善了一批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保障制度体系、规范体系、标准体系,机关事务法治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综合运用互联网+、智能装备+、大数据+手段,有效整合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以及安保、会务、餐饮、设施设备、智慧办公等各类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全面建成机关事务大数据中心。通过对社会化服务质量实施标准化考核,有效提升社会化服务品质,综合服务满意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立体构建“五位一体”标准体系。着眼于标准化对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作用,从“建以致用、建用结合、建用融合”的目标出发,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着力推进标准化工作全覆盖,在动态发展、不断优化完善的基础上,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了涵盖“通用基础、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内部支撑”标准四大类174项标准文本。为有效提升一线员工学习标准、贯彻标准、执行标准的效率、效能、效果,创新性地将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财务管理,以及安全保卫、会务服务、卫生保洁、绿化养护、智能化保障、设备设施、餐饮保障等标准文本制作成系列视频课件、图册、口袋书80余件(本),构建起集标准文本、标准视频、标准图册、可视化考核、环境建设“五位一体”标准体系。一是建立标准文本即时查阅信息系统,将编制的170余项标准文本集成纳入电子文库,干部职工只要动动指尖,就可实现标准线上动态查阅。二是将日常操作层面的动作标准、行为标准、形态标准,以图文并茂形式予以固化,编印成标准操作手册和口袋书,做到一册在手、一目了然。三是将标准文本制作成画面直观、动态逼真的教学视频,一方面满足标准教学实训需要,另一方面干部职工可以通过扫描视频二维码,就可动态适时学习掌握,实现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四是将100余项服务类标准内容进行二次固化,开发信息化系统,依托“机关事务大数据中心”融合标准推动实施。
多纬建立标准落地实施常态长效“三项机制”。标准的生命在于运用。基于“标准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看的”的认识和把握,为防止出现标准“上橱纳柜”和“僵尸”标准现象,确保标准落地落细落实,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机关事务标准落地实施的指导意见》,以及《社会化服务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和《标准落地实施奖励办法》,有效建立“实训、考核、奖励”三项机制。一方面,专门建设集“标准化展示、标准电子文库、标准实景课堂、人才孵化园区”功能于一体的机关事务标准实训中心,通过培养一支自主培训的标准“实训师”队伍,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各类培训,通过集中授课、实操视频、技能训练、观摩演练等多种形式,为一线员工学习标准、研究标准、执行标准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地保障。另一方面,将标准文本中可量化、可固化、可视化的内容纳入考核,建立覆盖社会化服务单位各个工作环节的服务质量科学考核体系,以日考核、周考核、月考核的常态化考核机制,把标准的贯彻落实与机关年终考核挂钩、与社会化服务单位履行服务合同的绩效挂钩。此外,为激励一线员工学习、贯彻、应用标准的积极性、主动性,设立金星奖、银星奖和突出贡献奖等不同奖项,每年组织标准化落地实施情况专项绩效考核,对在标准化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