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力量丨“十面红旗”幕景设计者杨亚人:
回忆人民大会堂厅室布置设计中的几件往事(三)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1-01-05 09:29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1959年,在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厅室布置设计等工作中,我局杨亚人同志担任设计组长,带领全组同志日夜奋战在第一线,经过反复酝酿修改,设计方案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其中由他主创设计的“十面红旗”幕景,成为我国重大政治活动的样板模式并沿用至今。

  我们将分期刊载杨亚人同志的回忆文章,为大家讲述他参与人民大会堂厅室布置设计中的几件往事。 

回忆人民大会堂厅室布置设计中的几件往事(三) 

杨亚人 

宴会厅的布置设计 

  除了大礼堂的布置设计外,我还主持了宴会厅的布置设计工作,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典礼活动的重要场所。宴会厅东西长一百余米,南北宽七十余米,高十五米,面积达七千余平方米,可举办五千人的大型宴会或一万人的酒会。考虑到宴会厅是用餐的地方,宴会中可能会有乐队伴奏和文艺演出,这样的场所在布置设计上应尽可能营造一种轻松、祥和的氛围。为此,我的构思设计重点放在宴会厅四周的布置上。主席台上我仍旧以泥金金丝线为衬幕,衬幕中央悬挂国徽,左右悬挂“1949-1959”字样。国徽下摆放花坛,花坛两边摆放翠柏和鲜花,寓意共和国永远长青、繁荣昌盛。宴会厅四周高大的廊柱间摆放大颗盛开的白色玉兰花,增添高贵、典雅的气氛。宴会厅摆放五百张圆桌,白台布中央摆放一篮色泽艳丽的鲜花,组成五百个花台,给人以满堂花海、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 

  这个设计受到了廖承志、齐燕铭、余心清等同志的赞赏,并作为人民大会堂首次举办国宴的布置设计方案予以实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 

“迎客松”影壁和“江山如此多娇”画作的选用 

  人民大会堂内设置了代表全国三十个省(市、区)的厅室(当时只有三十个省级行政区域),各厅室的布置设计图先分发至各地,再由各地根据自身人文特色提出装饰、布置方案,报我局审批。当时我们的工作量实在太大了,但也一天天、一件件地把任务完成了。记得有这样一件事,人民大会堂一层的南段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重要外宾的接见厅,为了方便领导与外宾合影留念,需要摆放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屏风作为背景。当时,人民大会堂刚刚启用,这处屏风还没来得及选好。一天,听说周总理下午要在此迎接外宾,情急之下,我想起安徽厅有一面刚由安徽省政府送来的铁制屏风,图案是黄山的迎客松。铁画是我国的传统工艺之一,这面迎客松屏风制做得气势不凡、精妙绝伦,其寓意着我国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于是,这面铁制屏风便作为影壁摆放到了接见厅内。当周总理陪着外宾步入大厅时,见此物甚为高兴,兴致勃勃地向外宾介绍了铁画工艺和迎客松的来由,随后与外宾在此合影留念。从此,这面铁制的迎客松屏风影壁,被长久地留在了接见厅内。 

  人民大会堂一层的北段有一处高十八米、设有六十二级台阶的大楼梯,上面铺有大红地毯。大气辉煌的大楼梯顶端有一前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宴请外宾的场所,我们叫它“迎宾厅”。该厅迎面墙上装饰着一幅人民大会堂里最大的国画,此画高五点六米,宽九米,是根据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的意境,由我国著名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共同合作绘制的,展现了祖国宏伟壮丽的锦绣河山,毛主席为此画题款“江山如此多娇”。从此,这幅名画巨作被永久地挂在了迎宾厅的正墙上,成为人民大会堂一处“风景名胜”留存至今。 

人民大会堂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 

  人民大会堂于一九五九年九月十日验收后,正式交由管理局管理。在此之前,九月九日凌晨,毛主席亲自视察了整体工程,并正式命名为“人民大会堂”。 

  九月二十八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隆重召开,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当大会开始,会场上万人起立,在激昂的国歌中,在主席台庄严的国徽和十面红旗的映照下,在场所有人群情振奋、激动万分,对祖国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晚上,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庆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隆重举行。五千多名中外人士应邀赴宴,在万花吐艳、热烈祥和的气氛中,大家共同举杯,庆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共同祝愿社会主义新中国朝气蓬勃、繁荣昌盛、人民幸福。 

  人民大会堂启用后三个月内,在大礼堂举行万人以上的报告会、表彰会、联欢会等会议达三十七次,接待中外人士参观近万人。我为自己能够在人民大会堂这座神圣殿堂的建设中,贡献一份微薄力量、结下一段不解情缘而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祝愿人民大会堂永远辉煌,永远年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