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机关事务系统精细服务援汉医疗队

国管局门户网站 www.ggj.gov.cn 2020-02-10 18:37
关闭本页 打印

【 字体:

  武汉市高度重视援汉医疗队服务保障工作,市区机关事务系统克服停业、人员紧缺、各类保障物资缺乏等重重困难,提前对接,主动服务,积极做好援汉医疗队的后勤保障和生活服务,获得各援汉医疗队的充分肯定。
  截至2月4日16时,由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9个省(自治区、市)、部队医院共派出60支援汉医疗队7007人,进驻全市14个区27家医院开展对口医疗援助。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援汉医疗队的服务保障工作,明确专人专班负责援汉医疗队的住宿、生活、通勤和安全保障工作。
  第一,做好走访对接。省、市、区三级领导第一时间走访慰问60支援汉医疗队,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领导下,以机关事务管理局为主要力量成立接待协调组,开展片区督导,对接指导各区落实“四个保障”。全市14个区均成立了以区机关事务中心为主体的接待协调机构,全面负责援汉医疗队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具体落实。
  第二,解决实际困难。2月1日至4日,共收到60支医疗队工作物资保障类和生活保障类问题121个,接待协调组内解决90个,其余转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应组协调解决。对于援汉医疗队提出的困难需求,能够解决的当场落实解决,不能解决的市区协调统筹解决,80%的问题在区级以下层面解决完毕,最长落实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
  第三,制定服务指南。市接待协调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援汉医疗队服务保障参考细则》,重点做好住宿、生活、通勤和安全保障,突出保障标准和精细化服务水平,如生活场所全面消毒杀菌,提供晾晒场所及设备,24小时提供快餐和饮食加热服务,紧急通勤用车24小时随叫随到,尊重少数民族队员生活饮食习俗等。
  第四,各区机关事务中心精心做好服务工作。
  江岸区完善了每日接待协调工作日报制度,做到工作上紧密对接、生活上搞好服务,尽可能确保援汉医疗队安心在一线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江汉区细化工作措施,共成立7个接待专班,分别负责7个医疗队的服务工作,共解决医疗队衣食住行等各类后勤保障问题20余个。
  硚口区征用3家酒店为医疗队提供集中住宿,做好通风、供电、供水、日常消毒;购置配送生活电器,居家用品,保暖衣物和消毒安全物资,确保医护人员在酒店,有充足生活物资,有专车接送,有充分安全保障。
  汉阳区制定《援汉医疗队在汉阳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坚持“有需必应”原则,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高标准做好住宿、餐饮、安全保障;为医疗队配备党旗、党徽、支部记录本,确保临时党支部迅速运转,发挥党组织在防疫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
  武昌区为医疗队购买生活电器,提供保暖、消毒、防护服用品,配足快餐类食品饮料,解决一次性餐具及酒店用品紧缺问题,有序开展消杀、通风、供水、供电、餐饮等服务工作,切实为医疗队工作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青山区为医疗队提供餐饮、理发、卫生安全、生活用品、通勤用车、通信、垃圾清理等服务保障,有效满足了队员生活需求。接待专班还为天津第二批医疗队员过集体生日,让队员们在紧张的工作之外感受到家的温暖。
  洪山区制发了《洪山区关于做好上海瑞金医院援汉医疗队服务保障工作的方案》,第一时间调拨防护物资,配足生活、餐饮物资,做好消毒消杀工作,切实把服务工作做到了细微处。
  武汉开发区在每家酒店安排专班驻点24小时进行服务,与对口援汉医疗队建立了联系机制,及时对接援汉医疗组解决后勤保障相关问题。同时,专班协调通勤专车为医疗队提供通勤服务。
  东湖高新区驻点提供24小时服务,及时响应医疗队生活需求,制定了洗衣服务、个人清洁消毒、楼层消毒方案,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饮食习惯,安排分餐并送至房间,为医务人员营造了健康良好的居住环境。
  东西湖区建立“医疗队生活保障群”,每天与队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现场解决问题,为援汉医疗专家提供服务保障。主动协调动员爱心企业捐赠物资,协调为各医疗队派送党章、党徽和党旗,全面支持其党建工作。
  江夏区第一时间协调公交用车保障医疗队通勤,调派区城管局100名城管队员帮助转运医用物资,增设12个废弃口罩专用桶,落实周边环境保障。
  黄陂区保证医疗队一人一间房,设施齐全,环境通风,洗晒方便,提供生活物资;安排3辆专车接送队员,全面加强了酒店安保及房间日常消毒、体温测量等工作。
  新洲区建立每日两次的医疗队、区指挥部、区卫健局三方会商制度,及时了解医疗队入住酒店通风、供水、供电餐饮等保障情况。 


准备新鲜水果


运输紧急物资


做好安全防护


保障生活供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