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志愿服务再升级 守好入境“第一关”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国蔓延,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凸显。根据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统一安排,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特别选派20名党员(平均年龄39岁,女同志2名),紧急驰援浦东国际机场,协助开展口岸疫情防控工作。3月8日上午,党组书记、局长倪一飞等局领导在支援队出征动员大会上为大家加油鼓劲壮行。
疫情防控支援队经上海海关旅检处业务培训后正式上岗,在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驻守一周,主要负责国际到达通道处的人员分流,并引导入境旅客有序做好个人健康信息申报登记。工作看似简单,穿上防护服才知道一切有多么不容易:裹在防护服里很容易就有闷热的窒息感,口罩带勒得耳朵生疼,执勤期间无法吃饭、喝水,更不要说上卫生间……好不容易克服了这些生理上的不适,还必须直面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重点国家入境旅客时的不安与恐惧。一位支援队员谈道:“安顿、培训、上岗……直到套上防护服的一刻,才真正开始有点紧张。之前不论如何隔离管控,总觉得自己和疫情之间,还隔着一道白色的人墙,但是现在自己也成了人墙的一部分。换衣服的时候,面前‘污染区域’四个字格外扎眼,防护服内部特别安静,静得只有心跳的声音,直到旁边同事拍拍我,示意往前走,机场才重新喧嚣起来。”
关键时刻,支援队每一位成员都以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战胜内心恐惧,积极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一个看似简单的扫码填表流程,但在面对成百上千的旅客时,各种各样的情况就像雪花一样落散开来!”、“大约接待了几个航班?多少人?根本记不清!”大家迅速进入角色,有的为大家整理了《顶岗工作常用英语会话》,有的负责做好人员分流,有的手持二维码提供扫码服务,有的指导乘客填写个人健康信息申报表,有的负责安抚情绪不稳定的旅客,有的认真核对申报人员护照号、联系电话等……忙忙碌碌直到晚上10点,大家才脱下早已湿透的防护服,吃上了晚饭。短短6小时内,局支援队共接待来自重点国家和地区的航班19架次、入境人员千余人。
支援队员们纷纷用文字,记录下那一刻的心情。
许志强写道:“逆行赴汉的医生护士、排摸服务的社区干部、航站道口的志愿同志……有时候明明只用待在原处,等待疫情过去就好,他们偏偏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大概他们是觉得,这些路,总得要有人去走一走,披荆斩棘,义无反顾。”
茅依铭坦言:“当穿上防护服时,闷热的窒息感,阻挡不了我们逆向而行的决心和毅力!当得知将直接上岗接待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旅客时,我们没有一丝逃避和退却,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对守牢国门充满信心和勇气!”
曹丞表示:“回到寝室,经过一番仔细消杀,时间已至零点。躺在床上突然发现,白天繁忙的机场,早已没有了飞机起降时发出的轰鸣……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我相信,爱和希望一定比病毒蔓延得更快!让我们齐心协力,一起迎接春暖花开!”